
當地傳媒引述應診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王男雙眼「早衰」,是因為熱衷玩網上遊戲所致,指他從小學開始就每天用電腦,上中學後又經常用平板電腦,到了現在更天天玩手機超過4小時。王男就診時,經檢查發現其近視為600度,但眼鏡鏡片僅得400度,只能看到0.5。經散瞳檢查其真正度數,佩帶同樣400度的鏡片,王男卻能看到1.0(屬正常);然而,王男仍指出眼前「霧霧的」。 陳醫生經檢查發現,王男眼睛晶體原來已經出了問題,雙眼有輕微的白內障。他指出,白內障無法靠服藥或保健治癒,只有接受手術更換晶體才能恢復視力,透過治療只能阻⋯⋯止王男視力惡化。他除了給王男假近視藥水,要求他外出要配戴太陽眼鏡外,又要求他配合每天早上吃一隻雞蛋、多吃綠色蔬菜與黃色水果等「食療」;經約一個月治療,狀況終有所改善。
現今都市人大多都是「低頭族」,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必需品。(資料圖片)
根據香港醫藥援助會資料,眼睛晶體有如相機鏡頭,幫助眼睛對焦及把光線聚焦到黃斑點上;當晶狀體變得混濁,令光線不能順利通過,患者會感到視力下降。簡而言之,眼睛晶體變得混濁,便是白內障。
眼科專科醫生袁國禮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形成白內障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如遺傳)及後天性(如眼睛受過傷、錯誤用藥、由濕疹及糖尿等其他疾病導致)。由於眼睛晶狀會隨年齡衰退,故白內障患者多為老年人;不過,早前一名18歲少女前來求診,亦因嚴重濕疹而導致白內障。
除白內障外,袁醫生指出,由於生活及工作模式的轉變,現今都市人普遍每日用手機超過4小時以上,「用多咗電腦、手機會除了有機會令近視加深,出現『病態性近視』(沒有年齡和度數限制,成年後仍會不斷加深),而且容易有乾眼症。另外,雙眼亦會覺得疲累,令肌肉唔識放鬆,造成假近視。」一旦有深近視或出現病態性近視,或會提早出現白內障。
袁醫生提醒市民,勿使用過長時間電子產品切,要適可宜止,「得閒停低望吓遠嘢同綠色嘢」;而且,亦不要將電子產品放得太近眼睛。最後,切勿在黑暗環境下將電子產品屏幕調較太光,否則會令瞳孔放大,吸收更多理論上有害的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