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子奶嘴 走出戶外防近視

香港經濟日報:放下電子奶嘴 走出戶外防近視。

歐美年輕人近視比率較半世紀前倍增,東亞包括本港大學生更高達9成是 #四眼仔,環球眼科醫生及視光師近日紛紛呼籲,小朋友要放低「#電子奶嘴」,多踏出室外曬曬太陽。

近看手機電腦 比電視更傷眼

港孩愈來愈年幼患上近視,不少幼童小至4歲已有100度。即使及早介入或不致妨礙生活,但幼童視力一般惡化得更快,意味成年時更有機會近視深逾600度。世衞去年迫着發表報告警告近視的擴散已達「驚人速度」,更特別點名關注東亞,預測2050年環球勢逾一半人口近視,提醒深近視可致青光眼及白內障等眼疾。

#美國兒科學會勸 阻24個月以下幼童使用電子產品,惟本港 #衞生署 早前公布,港童使用智能手機的年齡中位數只得12個月,快了足足一半。

老一輩常說太近看電視壞眼,科研屢指那是果非因,其實新世代手機板腦遠更害人。印度名校全印醫科大學(AIIMS)日前公布首都近萬名5至15歲學童的視力研究,發現他們只要每周至少玩7小時電腦或手機遊戲,一年後近視惡化比率即增加2倍,遠超每周讀書或寫字42小時(升1倍)或看電視15小時(無改變)。

主責的 #眼科教授 Rohit Saxena指,人類眼睛為遠距離看東西而設,那時可處舒適狀態,要近看手機、電腦卻最花工夫,自然比電視更傷眼。

#戶外光綫充足 #減慢近視加深

AIIMS發現,期內每13個近視加深的學生,近乎有12人是每日於戶外花不足兩小時。美國眼科醫生Christopher Starr指,電子屏幕壞眼,正因小孩不是在陽光下用。有學者認為戶外單是較光已足以減慢近視加深,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等近期研究,則相信一般室外才有的紫色光是護眼功臣。

科學界對箇中機制仍莫衷一是,最多人相信太陽可促成身體生產多巴胺,繼而抑制眼球變過長這近視主因,倫敦國王學院教授Chris Hammond、俄亥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院長Karla Zadnik等近日齊聲建議幼童多跟陽光玩遊戲,最好未有近視就日花兩小時。

隨着愈來愈多幼童近視,未來勢更易遺傳至下一代,但Zadnik發現,即使雙親近視,小孩只要每周在戶外14小時,戴眼鏡比率即可降至2成,睇齊父母視力正常者。澳洲曾有研究指,即使是同為6至7歲的華裔,悉尼小孩多於戶外活動,故僅約3%近視,星洲「#鮮見天日」學童的比率卻近30%。

要避免近視,本港衞生署特別建議小童別在光綫不足的地方看書、看電視,#眼睛距離 手機、板腦、電腦應有30、40及50厘米,也該有充足戶外活動以助消除疲勞,再每年檢眼。各界建議大同小異,顯然只待小孩及家長認真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