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護眼資訊站》高升糖指數飲食有損黃斑點
#黄偉雄
黃斑點是眼的重要部份,如果黃斑點受損,我們視力就有機會受影響、甚至失明。以往有研究發現,高升糖指數飲食的朋友患上老年黃斑點病變的比較多,惡化情況也較明顯。
糖尿病人士對升糖指數應該不會陌生。升糖指數是指進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經過腸胃消化轉化為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糖上升,指數由零至100,上升得越快的食物,數值就越高。例如白麵包好快會被消化,令到血糖會飆升,相反低升糖指數食物如全麥麵包,需要被消化的時間較長 ,對血糖影響亦較緩慢。肉類、雞蛋和脂肪類食物由於不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不適用。
直接損害視網膜細胞
美國著名學府塔夫茨大學研究員進行一個動物研究,將同等卡路里的食物給兩組中年的老鼠進食,第一組19隻老鼠進食低升糖指數食物;另一組40隻老鼠進食高升糖指數食物,六個月後,此組內的17隻老鼠轉食低升糖指數食物,再六個月後(對老鼠來說此時已是老年階段)研究員分析三組老鼠視網膜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
進食高升糖指數食物組:有視網膜細胞受損(類似人類乾性黃斑點病變)
進食低升糖指數食物組:沒有明顯視網膜細胞受損
轉食低升糖指數食物組:視網膜細胞受損程度維持不變及有改善跡象。
有益的食物
大家都聽過糖尿病患者可能會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情況(即俗稱「糖尿上眼」),當中黃斑點病變或黃斑點水腫,對視力的影響較為嚴重,所以控制血糖對眼睛健康或黃斑點的健康非常重要。
除了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外,有什麼食物有助眼睛黃斑點健康呢?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含有豐富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黃斑點重要的維生素;魚類和堅果含有豐富脂肪酸奧米3,有助抗炎、抗氧化。另外,亦要避免採用植物油或植物牛油等化學製品及其食品,因為它們含非常高的反式脂肪及奧米6脂肪酸,增加身體發炎的風險及有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可以改用牛油、椰子油和初榨橄欖油等有益油類。
《護眼資訊站》柏金遜症與眼睛
#吳永安
柏金遜症一種運動障礙的毛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活動,最常見病徵包括手或身體震動搖晃、肌肉僵硬崩緊,行動緩慢,另外部份患者也有睡眠問題、便秘、焦慮、抑鬱及疲乏。
患者腦幹內「黑質」區,負責製造腦神經傳遞介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流失或退化,導致調節身體運動神經傳遞介質不足產生問題,繼而影響肌肉活動及協調動作,患者活動能力減低,出現失平衡或手震等症狀,甚至眨眼,視力及整個視覺系統等都受影響。
柏金遜症對視覺功能普遍性影響,包括眼乾症,眼部肌肉失調,色覺及黑白對比下降,視覺認知受損及青光眼等等
眼乾症
接近六成柏金遜症患者都有眼乾症,相對一般五十歲以上大眾,只有百分之五至三十五為高。眼乾症主因一方面減少淚水分泌,另一方面是減少眨眼頻率,從而淚水表面的油脂層減少,令淚水加速揮發,導致眼乾。患者需要主動有意識地眨眼,使用人造淚水或眼膏可有效舒緩乾澀異物感及視力模糊。另外,服用奧米加三及使用淚管塞都可減輕眼乾症狀引起的眼紅卓熱的症狀。
視覺認知受損
由於柏金遜症患者腦幹內「黑質」區出現退化,及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減少,令腦部負責視覺系統部分的視覺皮層退化,錯誤詮釋空間不同方向的線或形狀,影響視覺認知,例如生活中的空間感,距離感,物件的輪廓及方向,甚至對物件移動性都受影響,所以日常生活患者都會經常撞到門口或物件,亦難以再駕駛汽車。
眼部肌肉失調,閱讀困難
當眼睛肌肉協調出現問題,導致近距離視力下降及複視(或稱重影),即除了視力模糊,亦會同一時間會看到兩個影像,原因是眼睛內直肌內聚功能不足。而跳視及平滑追瞄移動功能下降,亦使患者閱讀能力下降及緩慢,難以穩定掃視文章。接近三成柏金遜症患者會出現複視症狀,病情持續,出現復視機會越大。複視除了影響視力模糊,兩個影像亦干擾患者視力,除了容易發生意外,亦影響閱讀及正常社交,患者甚至會使用眼罩遮蓋其中一隻眼睛以暫時舒緩不適。事實上,複視可透過視光師驗配三稜鏡改善,令兩個影像合而為一,但需要先作詳細的全面眼睛檢查,以確保複視是由於肌肉協調問題而引起。
《護眼資訊站》基因治療逆轉青光眼神經受損?
#黃偉雄
青光眼是視覺神經線萎縮的眼疾,當中有分眼內壓過高而引致神經線受損及視野缺損,也有正常眼內壓性的青光眼病。醫學上一向認為藥物、手術等治療只能夠控制病情,避免視力及視野或視覺神經線進一步受損。神經線一旦受損,一般認為不能逆轉或復原,但最新動物研究顯示,並非不可能。
哈佛大學醫學團隊在2020年12月於頂尖期刊《Nature》發表一份研究報告,研究人員透過老鼠作出基因治療實驗。首先損害部份老鼠的視覺,塑造等同人類青光眼的情況;另外亦有非青光眼,而是年老視覺衰退的老鼠一同做實驗,透過載體將三種「逆齡基因」傳送到老鼠的視網膜上。
#受損情況逆轉
實驗結果發現,這治療對於老鼠眼睛有多樣好處:第一,可以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第二,可以使到因青光眼而視覺受損的狀況逆轉;第三,對於非青光眼類的老年性視覺衰退也有逆轉效果。
研究人員指出一個關於我們衰老的新理論:身體內大部份細胞都儲存同樣的基因粒子,但在胚胎發育期已各自儲存着不同功能特徵,所以發展出不同功能細胞及器官。 要達致這個特定功能,細胞必須閱讀此基因特徵才能做到。這是基因治療的一種方法,透過載體輸送相關基因細胞,刪除受損蹤跡,逆轉受損基因排序從而恢復受損細胞的原本功能,細胞重新閱讀正確訊息從而回復正常功能。
#將來或可返老還童
在這老鼠實驗中,受損「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有兩倍的增長,另外「神經細胞」共有五倍的再生,所以受損視力得以回復。另外,非青光眼性的老年視力衰退也可以復原。當然這只是一個動物研究,距離臨床研究或者臨床應用治療還有一段頗長時間。但這實驗結果已是一個非常鼓舞的訊息,因為以往相信受損神經細胞不能再生,現時在動物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基因治療令到神經細胞可以再生,從而逆轉復原。或許在不久將來,可以透過基因治療,返老還童也並非不可能!












